强化培育机制 提升队伍能力
精研业务是提高师资队伍质量的关键,五年来,学校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培育机制,致力于提升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一是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施行师资队伍建设校、院(部)两级责任制以及新进教师的“一对一”帮扶制度,搭建青年教师担任辅导员、参加挂职锻炼的平台,鼓励青年教师提升学历层次,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和参加国内国外研修,拓展多渠道师资队伍培训体系,提高教师队伍教育业务能力;二是通过评选一次教学名师、十佳教师、科技标兵,培育教学和科研团队,培养专业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以工程中心、应用技术推广中心和产学研研发基地等平台和创新基地为依托,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组建名师(技能大师)工作室 3 个,建成 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市级教学团队。
推进外引内培 优化队伍结构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是提升师资队伍质量的基础,学校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的原则,加大投入1000多万元,加强高水平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与比例。五年来,学校先后引进教师16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7人,博士33人;现有教授72人(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7名),副教授162人,博士44人,硕士268人,“双师双能”型教师35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专家18人,重庆市级教学团队 7个,市级专家65人。
建立激励机制 激发队伍活力
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是提升师资队伍质量的保证,五年来,学校坚持以“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任、合同管理”为原则,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原则,努力做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一是加强教师资源配置管理,按需设岗,实现师资优化配置;二是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按岗聘任,调动教师队伍积极性;三是加快推进教师职务(职称)制度改革,畅通教师队伍晋升渠道,提供教师才能发挥平台;四是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科学管理,保证教师队伍有序进出;五是建立健全教师考评办法,引导教师队伍潜心教书育人。
经过五年建设,学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高,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但是离《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还有距离,“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继续在党委的领导下致力推进师资队伍质量提升工作,致力于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通讯员:刘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