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998年5月4日,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由此,中国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 “985工程”。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教育部领导在庆典上建议,今后连续3年,政府每年拿出中央财政收入的1%,作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资金。建议得到了原则上的肯定,这是“985工程”的名称由来。 以当年财政收入测算,“985工程”总投入将在300亿以上。

最初,只有北大和清华被确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两校各自获得教育部18亿的拨款额度,分3年以每年3、6、9 亿的进度执行。 2000年,中国高校合并重组结束后,全国十几所大学都把奋斗目标定为“世界一流大学”。到2001年底,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5 所高校获批进入985工程;,每家都有总额达10~12亿不等的进账。不同的是,这5所大学划为中央与地方共建的范畴,教育拨款由教育部和地方等额支付。此外,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别获得教育部、学校所在省市和所属部委的两方或三方等额拨款。这9所高校的“985工程”签约日期均在1999年内完成,国家给予它们的办学定位目标也高于其它985高校,它们形成了中国的常青藤院校联盟。众所周知,中国官方从未正式举办过大学排行榜,一般认为这9所院校代表着官方认可的排名,是中国最顶尖的大学排名,权威性远远胜过一些民间组织发布的排行榜。

院校名单

985工程一期名单

学 校

共建部门

协议签署时间

北京大学

教育部、北京市

--

清华大学

教育部、北京市

--

南京大学

教育部、江苏省

1999.7

复旦大学

教育部、上海市

1999.7

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部、上海市

1999.7

西安交通大学

教育部、陕西省

1999.9

浙江大学

教育部、浙江省

1999.11

南开大学

教育部、天津市

2000.12

天津大学

教育部、天津市

2000.12

东南大学

教育部、江苏省

2001.2

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湖北省、武汉市

2001.2

吉林大学

教育部、吉林省

2001.2

厦门大学

教育部、福建省、厦门市

2001.2

武汉大学

教育部、湖北省

2001.2

山东大学

教育部、山东省

2001.2

中国海洋大学

教育部、山东省、国家海洋局、青岛市

2001.2

湖南大学

教育部、湖南省

2001.2

中南大学

教育部、湖南省

2001.2

大连理工大学

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

2001.8

重庆大学

教育部、重庆市

2001.9

四川大学

教育部、四川省

2001.9

电子科技大学

教育部、四川省、成都市

2001.9

中山大学

教育部、广东省

2001.10

华南理工大学

教育部、广东省

2001.10

兰州大学

教育部、甘肃省

2001.12

东北大学

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

2002.1

同济大学

教育部、上海市

2002.6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部、北京市

2002.8

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部、北京市

2003.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科院、教育部、安徽省

1999.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

1999.11

北京理工大学

国防科工委、教育部、北京市

200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国防科工委、教育部、北京市

2001.9

西北工业大学

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陕西省、西安市

2002.1

985工程二期名单(5所)

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育部)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直属中央军委)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部)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与“985”工程

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和科技的要求,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学科的综合优势,教育部和财政部自2006年开始试点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

“985工程”是以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为重点,通过机制体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和基地建设、基础条件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建设,提高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则是以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加大学科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学科交叉,大力提高建设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的能力。——教育部

“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名单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江南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西南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河海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长安大学

部分高校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一览

北京化工大学“绿色化工与材料”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研究院”和“新材料研究院”创新平台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安全开采与洁净利用”创新平台

中国地质大学 “地球系统过程与矿产资源”优势学科创新平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与转化”创新平台”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创新平台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安全科学与技术”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华东理工大学“煤的清洁高效利用与石油化工关键技术”学科创新平台

北京林业大学“应对全球变化的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重建与可持续经营”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输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河海大学“全球水循环与国家水安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相关法则

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项目的意见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 2004-06-02 教重〔2004〕1号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努力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决定,为确保2004-2007年“985工程”的顺利启动和实施,达到预期建设目标,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继续实施“985工程”的重要意义 

(一)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和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也是振奋民族精神和提高民族凝聚力的需要。党和政府高瞻远瞩,立足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做出了我国要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英明决策,这对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跃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对于认识世界、探求真理、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对于我国培养和造就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构筑国家创新体系,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相互交流和借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把我国建成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985工程”一期建设成效显著,调整和优化了学校的学科结构和学科方向,快速集聚了一批优秀人才充实了师资队伍,提高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质量,取得了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增强了所建高等学校的整体实力,带动了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积累了一定经验,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为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国外实践证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良好的基础和较长时间的建设与积累。虽然经过多年建设,我国高等学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正在缩小,但是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懈努力。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在高等学校管理和运行机制、科技创新能力、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要继续实施“985工程”,加大改革和投入力度,努力实现在我国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 

二、总体建设思路 

“985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建立高等学校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牢牢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资源,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发挥优势,坚持跨越式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路。应着重贯彻以下原则: 

(一)坚持以国家目标为导向。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和国家重大需求,增进国家核心竞争力,解决国家建设的重大问题,通过“985工程”的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重大贡献。 

(二)坚持改革和创新。深化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985工程”建设的各项任务提供体制和机制的保障。 

(三)坚持重点建设与整体统筹相结合。遵循科学发展观,要统筹和协调长远目标与近期任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平台构筑等关系,综合集成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进程。 

三、建设目标

在“985工程”二期(2004-2007)建设中,巩固一期建设成果,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进一步奠定坚实基础,使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学科水平,经过更长时间的努力,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 

--通过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创新,积极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机制。 

--造就和引进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团队。 

--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一批“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和“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促进一批世界一流学科的形成和推动学科建设。 

四、建设任务 

(一)机制创新 

按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要求,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适应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需要。 

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以竞争、流动为核心的人事管理机制、人才评价机制和科学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吸引和稳定拔尖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氛围。 

突破以传统学科界限为基础的科研管理与学科组织模式,建立有利于创新、交叉、开放和共享的运行机制,以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综合化趋势。 

建立以投资效益为核心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 

(二)队伍建设 

提供优越的研究条件和配套保障条件,面向国内外招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优秀学术骨干和大学高级管理人才,重视有潜力的中青年骨干的培养和深造,通过提高水平、营造氛围、严格培养等多种途径吸引优秀青年人才,形成一支以博士生和博士后为生力军的创新力量,加快建设一支具有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技术支撑队伍。

(三)平台建设 

以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现代化建设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规划为指导,围绕国家重大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大科技计划,整合、建设一批高水平的“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与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创新平台建设计划有机衔接。在平台建设中,要加大学科结构调整力度,拓展学科发展空间,促进学科交叉,推进资源共享,组建高水平学术团队,建立开放、共享、竞争、高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建设、改善平台的教学、科研条件和基础设施。通过平台建设,大力提高所建高校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增强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的竞争实力,促进学科优化和交叉,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世界一流学科,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围绕国家、区域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建设一批跨学科、具有创新性、交叉性、开放性的“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推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的交叉、互渗与融合,孕育和催生新的学科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形成一批能够解决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及现实问题,为党和政府决策咨询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的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中心。 

(四)条件支撑 

加快建设公共资源与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配置合理、设施完备的教学科研用房。加强教学科研信息化、数字化环境建设,构建基于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教学科研环境。使所建高校的图书馆、电子资源库和自动化程度在整体上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继续改善所建高校的教学科研基础设施。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 

建设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的环境,聘请世界著名学者来校讲学、合作研究,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或学术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建立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及研究基地,开展高水平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召开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加大吸引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的力度,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五、建设资金与组织管理 

(一)“985工程”建设资金由多方共同筹集,积极鼓励有条件的部门、地方和企业筹集资金共建有关“985工程”学校。其中中央专项资金重点用于“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和“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队伍建设,其他资金可根据学校“985工程”建设规划进行安排。“985工程”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按照财政部、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执行。

(二)加强“985工程”建设的组织管理。教育部、财政部成立“985工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协商决定工程建设中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和总体规划。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985工程”建设的日常工作。有关高等学校应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统筹负责本校“985工程”规划和实施。 

(三)“985工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根据“985工程”建设目标和任务,从学科水平与覆盖面、高水平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进入“985工程”建设学校的基本条件,即学校在优势领域的数量和水平等方面居于全国前列。 

(四)有关高等学校按照统一部署,根据“985工程”的总体目标和任务,结合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编制学校“985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和“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项目论证报告;“985工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办公室按照统一规划和布局,组织有关战略和学科专家对学校申报的“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和“985工程”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进行审核,通过公平竞争,确定建设项目。在此基础上,对学校“985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专家论证;学校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可行性研究报告,完善后报教育部、财政部审批;教育部、财政部批复立项后安排建设。 

(五)教育部、财政部将加强对“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检查、审计和绩效评估,并根据检查、审计、评估的结果,对有关高等学校的项目和资金进行调整。建设项目完成后,教育部、财政部组织专家会同相关部门组织验收。

六、985工程大学的最高党政领导的任命机制

985工程中,除了中国海洋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 湖南大学等6所学校,其余大学的校长和党委书记都是由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即国务院)联合任命,中组部传达,这些学校又称中央直属大学。普通的本科院校,只由教育部就可任命。